客服电话(0371-86502500 / 0371-86502700)
邮 箱(xishoukang@foxmail.com)
随着健康中国计划逐步推进,医疗数据信息化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医疗数据是基础战略性资源,为保障国计民生提供重要的支持。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做医疗信息化的布局,争夺大数据发展的先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统计,预计到2021年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国外的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上医治未病”可能还会有些深奥,但是“有病治病,无病早防”的道理大家都懂。这一点,国外就做得比较好,他们比较注重采集日常健康数据,而不是在患者得病之后再去化验各项指标,采集各种数据。
日常健康数据的采集不仅有利于找出病因,还能有效做到疾病预防。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如果注重日常心率、血压等数据的采集,长时间积累下来,就能够有效检测发病的时机并做好预防。如此说来,医疗信息化的好处不言而喻。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是以各地医疗机构为中心,实现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临床信息采集,然后在本地医院之间共享,方便患者在本地不同医院之间跨医院就诊。然后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但是医疗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具体到个人,采集个人健康数据,实现个人健康管理和诊断等医疗服务,实现大健康全民信息化。
医疗信息化实现数据共享之后,各类医院可有效实现患者分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级诊疗,合理利用公共医疗资源。在这一领域,四川省就搭建了“分级诊疗大数据检测评估平台”,通过对医疗机构、患者还有疾病的立体分析,有效帮助相对应级别的主管部门做好医疗服务。对于经由医疗信息数据分析,认为病情严重的,还可以通过“分级诊疗大数据检测评估平台”的绿色转诊通道实现转诊。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实现搭建本地医疗信息化平台。以四川省为例,两年内四川省有望整合省内所有居民的医疗信息资源,打通省内各医院之间的数据壁垒,将来源于多个医疗系统的数据整合形成知识库,有效挖掘利用医疗信息、建立统一的本省居民医疗信息平台还有不同医院之间统一的信息互联标准。
宏观来看,医疗信息化是一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革命。医疗信息化让医生比起以往能更精确的了解病人的以往病史,通过医疗信息的分析比对,设计更加符合患者病症的精准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