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371-86502500 / 0371-86502700)
邮 箱(xishoukang@foxmail.com)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和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分阶段设置了2020 年和2030 年的工作目标,全方位布局国家营养发展未来。
《国民营养计划》针对六类人群的营养健康突出问题提出了六大专项行动:一是生命早期1000 天营养健康行动,提高孕产妇、婴幼儿的营养健康水平。二是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包括指导学生营养就餐,超重、肥胖干预等内容。三是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采取多种措施满足老年人群营养改善需求,促进“健康老龄化”。四是临床营养行动,加强患者的营养诊断和治疗,提高病人营养状况。五是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采取干预、防控、指导等措施,切实改善贫困地区人群营养现状。六是吃动平衡行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运动人群营养支持能力和效果。
“六大行动主要是针对解决现阶段突出问题所讲,但不仅限于这六大行动,最终要全面覆盖全人群、生命全周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明确了推动计划“三步走”的战略定位和具体路径:
第一阶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加强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解决突出问题,普及应知应会,初步实现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
第二阶段,国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满足营养健康多元化需求。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推动发展健康产业和营养产业,提供现代精准科学便捷的营养健康,实现营养健康精准化和现代化。
第三阶段,面向未来的国民营养健康发展,推进营养健康与科技革命、新生物学革命、人工智能、全息数字人、学习及计算机深度学习的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国民营养健康智慧化和个性化。
营养在我国传统的定义:“营”就是谋求,“养”就是养生。食疗养生就是共同谋求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但是,近年来一些所谓的食疗养生信息受到全社会关注,甚至有假冒的“养生专家”的言论误导消费者。杜绝虚假养生信息,重要的一环是要加强规范,强化各部门综合监管。为此,《国民营养计划》提出,要开展传统养生食材监测评价,完善相关评价制度。
“相关部门将深入调研,筛选出一批具有一定历史和实证依据的传统食材,对其养生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真正做到去伪存真。”金小桃说,我国还将开展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的监测及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完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
除了相关部门的监管与评价,培育公众的营养素养也不可或缺。《国民营养计划》指出,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传播到目标人群。发挥媒体作用,坚决反对伪科学,避免营养信息误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百姓对健康需求日益提升,这就需要更多的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人才。但目前我国这方面相关人才仍存在短缺、发展不规范等问题。
《国民营养计划》明确提出,强化营养人才的专业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对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生、集中供餐人员等的营养培训。对此,金小桃表示,对于营养师这类营养健康专业人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人社部、教育部以及其他部委共同发力抓好教育培训等相关计划,争取有一大批这样的人才适应《国民营养计划》落实和未来营养健康工作需求。同时,要让营养师拥有和工程师、记者等岗位一样的职称评定序列。对于社会上经过短期培训“交钱拿证”的问题,金小桃强调,必须坚决遏止这种现象。
在加强人才建设的同时,《国民营养计划》还提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条件,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营养健康电子化产品,如营养计算器以及膳食营养、运动健康指导移动应用等,提供方便可及的健康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